夏日炎炎,吹着空调追剧的时候,心头好是冰可乐和西瓜,有的小伙伴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在开汽水的时候会有 很多小泡泡冒出来,喝下去的时候解渴又消暑,其实这都是二氧化碳的功劳啦。
食品级二氧化碳与工业级二氧化碳在制作工艺、是否含有害物质等关键指标上有所不同,国标中有具体阐述。食品级二氧化碳指的是以酒精发酵、碳酸盐煅烧、合成氨、乙烯催化氧化及煤气化工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经提纯、净化、干燥、冷却、加压等工序而制得,多用于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饮料类、配制酒、其他发酵酒类(充气型)产品中。
工业级主要执行的标准为《工业液体二氧化碳》,标准规定工业级二氧化碳是由石灰窑气、发酵气、烃类转化气制取的以及由工业排放气回收制取的液体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焊接、化工、铸型、制冷、化纤、农业和科研等部门和领域。从国标来看,食品级二氧化碳制作工艺更为精细,需经过发酵、提纯、净化等工序。曹雁平介绍,“企业达到食品级二氧化碳的生产,在技术上不难实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一些涉及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这也是国家要求食品生产中匕须使用达到国标要求的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原因。”据介绍,在实际操作中,以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各类发酵厂把排出的二氧化碳收集压缩进钢瓶,集中收储在二氧化碳气站进行水洗加工,提纯后用于食品中。
食品级和工业用的主要区别在于纯度,食品级纯度高,不含有有害物质,可用于食品保鲜和碳酸饮料中,工业用不要求纯度太高,所以经常会含有有害物质。一般来说,以淀粉质为原料的酒精发酵气中的浓度可达到99%以上,纯度较高,同时含有少量的其它杂质,也是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所以还是要采用复杂的工艺处置,达到99.9%以上才能用于食品中。
工业生产出的气体杂质较多,经过简单处理无法达到99.9%的纯度要求,要达到99.9%的纯度要求成本较高,所以食品级的多为食物发酵而来。选取的标准是GB10621-2006的相关标准,所以在选购时可以看看标识参数是不是满足要求。